德清“十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5日 来源:
近日,在德清县召开的浙江省科技大市场现场会上,德清县作为全省唯一的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将其先行先试探索出的科技成果转化“十法”作了介绍。 科技成果转化“十法”,即成果风险投资、国际科技合作、技术经纪人互联、创新团队攻关、科技成果竞拍、科技金融定制、专利技术运营、校企协同转化、机器换人倒逼、众创空间孵化。“十法”的成功实践,真正做到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到工程中、成果转化到企业里、效益体现在市场上,有效解决了经济科技“两张皮”问题。 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协同创新,是“德清模式”的精髓。多年来,德清县深化创新“德清模式”,形成了“政产学研金介用”一体的创新体系,重点支持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形成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今年以来组织120家企业参加市以上科技合作交流对接活动,新达成重点科技合作项目40余项。 浙江三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落户以来,与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广泛合作,形成了专家互动互派、设备资源共享、大学生实践基地等合作机制,公司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近两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9项,近五年连续获得我国LED装备领域唯一奖项“中国LED技术创新奖”,成为我国光电领域唯一负责7项国际标准制定的单位。 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对企业引进创新团队给予资金扶持,企业通过引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创新团队,依托企业研发平台和项目,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完成技术路线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近两年,该县成功引进省领军型创新团队1个、市领军型创新团队6个。 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技术骨干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李勇团队合作,开展4G射频声表面波器件批量化生产技术研究,目前射频声表的加工制作取得突破,5个新产品列入2015年省级工业新产品计划。 依据整体产业布局,促进县域企业和国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产学研及国际技术转移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合作与跨国技术转移,引进和推广重大科技成果,实现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目前,县域企业与国外企业、院校、机构签订合作项目17项。 浙江克鲁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与芬兰克鲁森普拉斯公司长期合作,引进和消化创新“可穿戴”智能服饰电子纺织心率监测传感器技术,实现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营,由传统纺织服装制造行业转型为高科技先进电子纺织制造行业,目前公司智能服饰产品销售占全部产品的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