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莹电子:“智造工厂”力破国际垄断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7日 来源:
位于德清县的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内,一个斥资2.4亿元的高科技项目正在紧张建设。这是“华莹电子”为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信息技术提升而全力打造的面向4G/5G移动通信的微声材料与器件智能工厂建设项目。项目预计2019年投产,将为新增营业收入2.82亿元,实现18种以上安全可控核心智能制造装备的集成创新应用。
作为国内最大的微声材料与器件生产先导型企业,近年来,“华莹电子”以提升我国信息技术实力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信息技术的基础元件。“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在经历了1G“空白”、 2G“跟随”、 3G“突破”、 4G“同步”后, 5G将力求主导,而与之相对应的核心材料与器件必须率先取得突破。”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美、日等国企业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和智能制造优势,长期垄断我国市场,导致智能终端用微声滤波器国产化率不到2%,材料国产化率不到20%,国内相关企业虽然在材料技术、封装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受智能制造水平制约而陷入产品生产周期长、合格率低、成本高的困境。
为此,“华莹电子”启动的新项目将围绕“智能制造”主题,推进柔性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智能工厂建设,并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工艺、技术,打造集工艺先进、设备一流、节能环保、管理科学于一体,以高产能、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生产为目标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4G/5G移动通信微声材料与器件智能制造基地。
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强大优势,该项目打破工厂内外“信息孤岛”,打通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管理、制造执行和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建立客户、企业、供应商之间实时数据驱动的需求响应机制,实现离散异构设备集群的智能组网,贯通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可追溯数据流和信息流。
同时,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项目有效降低企业能耗并彻底改变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研发和试产试验次数多、工艺定型难、成品率波动大等现状,开创5G关键器件精益生产、精准抽样和精准投放模式新应用,形成面向智能工厂协同制造与智能决策的工业大数据智慧云平台。预计投产后,企业生产效率将提高32.26%,运营成本降低26.18%,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6%,不良品率降低37.50%,能源利用率提高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