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资讯 >> 县内

如何绿色种粮请专家来“指点迷津”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3日    来源:

  3月30日,我县举行粮食生产绿色发展培训会。会上,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纪国成推广研究员和浙江省耕肥局陆若辉高级农艺师等多位专家,就我县如何实现粮食生产绿色发展“指点迷津”。
  “会种粮也能有好日子,首先要种好优质稻米。”一开场,纪国成就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我省中部一个大米品牌,去年秋天收获的稻米有七成已在今年3月卖掉,礼品包装卖25元一斤,普通包装卖10元一斤。300多亩田,面积不大,效益却很可观。这个品牌的稻米如何能卖高价,纪国成揭秘,基于它不遗余力地参评各类大米比赛,获得了“浙江好稻米”的称号,产品自然就好卖了。
  什么是好稻米?纪国成说,好稻米必然是好品种+好加工的产物。他向在场的种粮大户和农技人员展示了一张清单,详细解释了好稻米应有的加工指标,包括糙米率、精米率、垩白度、食味品质等各类相应参数。种出好米后,大户们还要走稻米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真正做到粮食绿色发展。
  浙江省耕肥局高级农艺师陆若辉则从绿色农资、科学施肥来诠释绿色种粮。他举例说,庄稼在禾苗初期就像人类的婴儿,不能在初期就喂饭吃肉。季节、种类不同,施的肥料皆不同,不是肥多就好。
  县农业局农作站站长胡建平坦言,我县粮田租金高企不下,劳动力成本与农资成本继续上涨,加上粮食收购价下调2角一斤,如何保护粮农的种粮积极性,守住种粮面积,成为当务之急。“举办这样的培训会,就是为种粮大户鼓鼓劲、出出主意,让他们知道种好粮食还是很有出路的。”胡建平说,下一步还将试点推进稻鱼共生模式,把渔粮争地矛盾转化为渔粮共赢,探索一条粮渔结合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合作单位

主办: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中兴北路1088号7号楼4楼 浙ICP备18044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