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不断链” 项目推进“不停步”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5日 来源:
上个周末,高新区地信局招商科副科长姚国伟电话响个不停,招商对接工作持续“在线”。让姚国伟感到兴奋的是,武汉客商来电,提出希望项目能够尽快落户地信小镇。这个多功能水下机器人项目姚国伟已跟踪对接了大半年,在新年伊始之际取得实质性进展,启动注册工作,可谓赢得“头彩”。
与对方敲定项目落地过程中涉及的选址、人才落户等细节后,姚国伟就忙起协议起草工作。“没时间回家,这个项目告一段落,手上另外几个项目还得抓紧推。”姚国伟说,身在招商科,“全年无休”是常态,累却满足着。
正是有这样一群招商“老黄牛”的存在。2020年,地信小镇引进地理信息及相关项目121个,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城市经济类项目18个,电子商务类项目50个。相比2019年,引进项目总量有增无减,在特殊之年尽显特别担当,连续两季度获得县项目招引蓝牌。
这是地信局优化招商模式,打好三张“牌”的成果。打好“精准牌”,紧扣地信产业发展实际,瞄准招商目标。去年以来,地信局主动抢抓“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北斗”的重要窗口期,着力引进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锐志团队领衔的浙江德清知路导航研究院项目。该团队在导航与定位领域有近30年的研究基础,拥有行业领先的基于音频信号的定位技术。这对于小镇抢抓北斗机遇,做深“地理信息+”产业文章是一次极大的推动。
此外,地信局发挥驻点招商作用,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设立驻点招商组,按片区灵活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驻点招商组共接待客商300多批次,外出拜访企业1355家,完成签约项目40个,把“队伍牌”落到了实处。
“小到个人住宿,大到产业用房、运营管理,都给予了我们最大的扶持力度。”长三角智能规划国际研发院执行院长陈晨的这番话说的就是小镇着力优化的第三张牌——“政策扶持牌”。2020年,小镇出台新一轮的招商政策,在财政奖励兑现门槛、设立产业基金、租购房补助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扶持,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招引。
2020年8月,由同济大学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的长三角智能规划国际研发院正式落户小镇。目前,研发院第一批工作人员已经入驻临时办公场所,研发院大楼也在抓紧装修中,预计农历春节后工作团队就能够正式入驻研发院大楼。陈晨表示,后续将积极寻求与小镇企业合作的机会,从应用创新的角度助推一批地理信息和人工智能企业的交叉协同创新。
在地信局的高效服务下,各类项目成功引进后也得以快速落地、发展。去年,项目全年注册率达96.69%,营业率达69.4%。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地信局负责人表示,小镇将加大“地理信息+”重大产业招商力度,聚焦引进数字经济、北斗卫星导航等新兴领域企业,做到快引进、快落地、快建设、快达产、快见效,全力以赴做优做强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