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生物医药产业生机勃发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0日 来源:
“十四五”的第一个春天,德清生物医药产业颇为引人注目: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球首款黄花蒿粉舌下滴剂可投产并上市,正大青春宝(德清)药业有限公司入选全省药品生产智慧监管“黑匣子”工程,欧诗漫入驻钱塘智慧城加快布局数字时尚产业,佐力药业2020年业绩快报预告利润增长超过240%……创新不断、数据亮眼,让人们对德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有了更多畅想。
记者从县经信局了解到,今年1~2月,我县生物医药产值实现24.6亿元,同比增长62.4%,成为三大主导优势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板块。
生物医药素有“永远的朝阳产业”之称,有市场机构认为,到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美元。作为德清的主导优势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下一站”的发展值得期待。
产业发展有“底气”
4月7日,我武生物发布公告,黄花蒿粉舌下滴剂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可以正式投产并上市销售。作为我武生物的第二个新药产品,这让企业构建的“南螨北蒿”产品布局正式成型。
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发的我武生物,多年来深耕脱敏领域,第一个新药产品粉尘螨滴剂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达80%。企业在2014年上市以来,一直受资本市场看好,目前市值超过340亿元。不仅如此,近年来我武生物还布局了干细胞药物、疗效确切的天然药物、医学相关人工智能领域等新领域,近期多项产品研发取得了新进展。
实际上,我武生物的稳健发展,正是近年来德清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快速崛起的一个缩影。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欧诗漫、佐力药业、凯色丽、隆泰医疗、正大青春宝、纳奇科等一大批企业在德清发展壮大,形成了目前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其中有三家上市公司。
记者了解到,2011年德清生物医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51.7亿元,到2020年,德清生物医药总产值已经接近150亿元。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冲击,但我县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逆势增长,产值同比增长17.3%,成为三大主导优势产业中增幅最大的板块,有力增强了我县经济发展的韧性。
不仅如此,多年来,德清已经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多个细分领域培育出了领军企业:脱敏领域的我武生物,珍珠化妆品领域的欧诗漫,高端敷料领域的隆泰医疗,化妆品珠光颜料领域的凯色丽……
可以说,如今的德清,既拥有实力强劲的传统制药产业优势,同时又有新药研发、化妆品、医疗器械、医疗大数据等战略新兴产业力量,逐渐形成自身的产业优势。
因此,今年以来,德清生物医药企业保持勃发之势。1~2月,我县生物医药产业同比增长62.4%。同时,大批企业一季度数据也同样保持高速增长。
今年一季度,欧诗漫线下渠道销售同比增长75%,线上渠道增长196%。“今年全年欧诗漫增长预计会超过30%。”欧诗漫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杨安全表示。
资源集聚再发力
一直以来,德清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优质产业发展环境、打造系统产业创新体系。2021年的德清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生命健康等三大优势产业。
实际上,目前德清在政策服务、区位环境、人才科技等要素方面,也具备了较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产业的优势依托于整个产业链的完整,企业越集聚,带给发展的优势也会越大。”前不久,杭州胡庆余堂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海斌来我县考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他认为,在一批优质企业的带动下,德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效应正在不断凸显,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巨大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还在不断向德清汇聚。当前,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等生物医药相关专业高等院校,长三角生物医药技术产业研究园等平台机构都已落户我县,将有力推动德清在生物医药基础研究等领域加速发展,源源不断地为产业输出前沿科技成果。
“德清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政策多年以来一以贯之,浙工大莫干山校区的学院都跟生物医药相关,人才、技术的优势将更加突出。”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院长、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园主任苏为科,与德清生物医药产业结缘深厚。多年来,政府的优质服务、对产业人才的重视,都让他感受深刻。
面向未来,他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浙江省“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德清要总结多年发展的经验,加强统筹规划、完善产业链布局则是壮大产业集聚发展的关键。“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从整个县域的发展来通盘规划。”德清要尽快明确在未来产业发展上发力的新赛道,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对生物医药企业而言,更要用足用好“家门口”的优质资源。“非常欢迎企业来对接,高校的技术落地是需要企业来推动的。”苏为科直言,无论是高校还是研究园,都非常乐意为企业做好人才、技术服务,因为研究成果只有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最终才能转化为产业的生产力,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