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资讯 >> 县内

“一块板”创造四个“第一”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1日    来源:

  这阵子,浙江浦森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森权特别忙碌,刚下飞机的他,还等不及放下行李,就带着研发团队马不停蹄地前往新厂区调试即将“诞生”的生产线。
  今年是夏森权从业的第38个年头,前两天召开的全县科技创新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他获得了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称号。荣誉获得,实至名归。38年间,夏森权聚焦耐火材料的保温、防火、隔热、吸隔声功能研发,坚持做好“一块板”事业,一举创造四个“第一”:第一个获得德国GL产品证书,第一个与核电国产化秦山项目配套,第一个为航母辽宁舰提供防火、保温、隔热、防腐、吸隔声等一体的多功能材料,第一个为LNG液化天然气船提供零下163℃~零下196℃的超低温保温材料……
  “38年,一门心思做好‘一块板’,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绝热保温及新型复合式舱式绝缘材料。”缘何浦森的产品屡屡跻身国际造船业最前沿材料技术排行榜?夏森权说,他的自信源于“藏”在产品中的高科技。
  LNG车间主要负责生产LNG船用PVC结构泡沫,是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前沿力量。在造船界,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拥有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是一种“海上超级冷冻车”,目前只有日本、韩国和欧洲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建造。我国LNG船所采用的绝热材料则出自浦森,于2004年完成研发,成功填补国内空白。
  “不论是海军舰船市场还是大部分民用船舶,‘浦森’的产品一直是造船企业的首选。”夏森权解释道,军舰一旦着火,舱内的温度会在短短十几秒内上升至上千摄氏度,传统材料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高温。而“浦森”造的材料正好能解决这个难题。与此相配套的矿物棉装饰板则具有很好的吸声、隔热、保温作用。“简单说来,如果钢板上安装这种材料,即便被击中着火,也能保证在11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坚守’两小时,不让火蔓延。”
  持之以恒的科技创新是浦森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从研发到生产试验,公司设备设施一应俱全,并与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同研究开发轻质新型绝热材料,已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国家火炬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多种产品通过国家海军装备部鉴定。
  近年来,浦森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核电、LNG和军工舰船标准讨论和制定,并与中国工程院孙晋良院士,共同创建院士工作站,获评浙江省“创新型示范中小企业”,企业研发力持续迸发。
  “LNG船内部盛放主要隔热材料为珍珠岩的木箱,需用耐超低温‘北极圈’木材打造,目前只能从芬兰进口。”面对“卡脖子”问题,夏森权介绍说,从2019年起,企业集结20余人组成团队,投入高分子复合材料生产技术的研发,希望代替“北极圈”木材,今年8月份该替代材料将接受国家科技部验收。
  “技术投入运用后,企业年销售额有望增加5000万以上。”夏森权表示,企业将始终坚持创新立企,积极壮大研发力量,逐年增加研发投入,计划每年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不少于3项,增加专利不少于5项。

合作单位

主办: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中兴北路1088号7号楼4楼 浙ICP备18044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