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建设强劲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8日 来源:
在建项目加速推进,各类人才纷至沓来……行走在康乾街道,处处能感受到发展的强劲脉动。
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全力打造“一城两圈”的重要布局。今年以来,康乾街道(智能生态城)作为“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城东片区的所在街道,立足自身实际,主动融入县域大局,坚决扛起“一圈”建设。
完善基础配套打造“品质之城”
在街道西北方向,是浙大儿院莫干山院区的建设工地。走进这片占地7万平方米的地下室结构工程的施工现场,基础钢筋绑扎、支模体系搭建……数百名工人迎着烈日挥汗如雨,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目前,浙大儿院莫干山院区整体地板结构已完成70%,预计今年10月,可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进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
据了解,院区建成后,将由浙大儿院进行同质化、一体化管理和运营,发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优势和“双一流”大学的品牌效应,打造国内全方位、全周期优质儿童健康服务样板、儿科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创新高地。
道路交通既是通勤联络线,也是产业联动带,更是康乾街道加快产城融合、高水平、高质量推进“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城东片区建设,迈向共同富裕的缩影。
余英街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本次实施范围道路总长1105.9米,建成后将进一步拓展智能生态城框架,完善天安云谷周边路网体系。”余英街东段建设指挥部工程师马黎东说,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管网、路基建设,路面和亮化正加快推进中,预计今年9月可全线建成通车。
值得一提的是,莫舞路南延、德升街、秋南街、文澜路等11条道路已建成,三纵三横的道路基本框架已经拉开。公共服务和配套的完善,进一步提升了街道的综合实力。
提速招大引强打造“产业之城”
人才,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活力和未来前途的重要标准,存量越多、增量越多,意味着城市经济越有活力。
入选鲲鹏计划人才1名、申报国家级人才7名、吸引各类青年人才312名……上半年,康乾人才引进指标逆势飘红。一方面,对外展示出康乾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强大的平台基础保障能力与良好的产业生态优势。莫干山研究院,正是康乾写好科技创新“剧本”、激发创新创业动力的发力点。目前,研究院已引进科技型企业18家,文化创意类企业2家。
“α-葡萄糖基橙皮苷是高端化妆品原料,具有暖肤、活血、抗皱、抗衰老的功效,是雅诗兰黛当家化妆品活性原料之一。”今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资深教授、浙工大发酵工程研究所所长陈小龙团队研发的《α-葡萄糖基橙皮苷项目》正式完成中试研究,成为研究院的首个入驻项目。
除了陈小龙,还有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选择到康乾创业、扎根。在招才引智的背景下,曾任美国德维科健有限公司研发部高级技术顾问的青年博士王思佳,毅然辞职从美国来到德清,创立了瑞斯莱亚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并入驻莫干山研究院。
此外,康乾街道还为产业项目落地积极腾出空间,眼下,总投资36亿、占地147亩的创新创业产业园已拔地而起,园区集企业引进培育、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咨询、人才培养于一体。项目现场负责人龚明生介绍,该项目由14幢楼组成,其中9幢都将作为孵化办公楼,目前均已进入主体建设阶段,预计于明年10月竣工。
拧成一股绳,绘好一张图。下一步,康乾街道将围绕打造改革创新高地“先行区”、品质生活新城“优选地”,按照“做城市、做科技、做产业”三位一体要求,加快推进“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城东片区建设,让康乾成为“杭城向北看”的重要窗口。